close

    

不是只有狗狗會「等等」

慢家的小林也會「等等」

 

 

 

 

這次的影片拍得不算標準

小林的標準等等是 ...

 

 

坐端端(端正的意思)

用灼熱的眼神一直注視著我

 

ㄟ... 林仔~NG了啦

IMG_0482.jpg

 

我們讓小雨來示範正確的坐端端↓

IMG_0806.jpg

 

不要看我們家小林總是像個過動的孩子

他就是真的會↑這樣↑坐端端地在一旁等著

 

 

等我將視線移到他身上

保持和我對望

一直到我開口叫「林林~~~~」

他便會雀躍地小跑步朝我跑來

 

 

這是僈家每天必然上演的劇碼

當黃小林想要討玩的時候

 

 

其實一開始小林討玩的方式是「自虐法」

表演後腳踢頭、嘴巴咬後腳(影片開頭一點點)

剛認養小林時

慢慢一度懷疑小林這種行為是一種「神經過敏」反應

醫生是建議我在行為發生當下馬上轉移其注意力

所以聰明的小林知道他只要那樣做

我會馬上立刻停下手邊的事過去和他玩

 

幾經觀察

發現小林疑似「自虐」的行為

並非不自主的神經反應

他可以控制開始或停止

我不希望他繼續使用這種方式叫我跟他玩

所以之後他再使用這招時

我就不去制止他(不符合他預期的效果)

幾次之後

小林知道這招沒效

就沒有繼續用它

 

第二招

哀哀大叫

這招應該是大多貓咪寶貝都會用的方式

舉凡想吃東西、想要開門、想叫人起床...等等

幾乎就是大聲嚷嚷「我要ooxx!!!」

不幸的是

這招對慢慢最沒效

我真的真的很不想養成小朋友們凡事要求就是大聲嚷嚷

所以也是予以不理會

小林眼見這招也沒效

 

又想了第三招

演一個不吵不鬧的乖小孩

安安靜靜地坐在一旁「等」

而且要維持一個熱切的眼神看著馬麻

等馬麻一轉頭看他

馬上要投以殷切期盼的目光「馬麻跟我玩~~~小林好乖~ 馬麻跟我玩。」

 

阿娘喂

這招中了

現在黃小林就用這招充份表達了他對我的要求

而我呢

就要有時沒時離開電腦去陪他玩

 

以前

家裡沒這麼一個天天要陪玩的孩子

糖糖和小雨雖然也很愛玩逗貓棒

但就是不會像小林這樣「要求」

 

 

同在一個屋簷下

貓咪養成什麼樣的行為和人脫不了關係

換成另一個人

或許小林會繼續使用第一招

也可能會一直用第二招

也或許會發展出第四招或第五招

關鍵仍然都是「他發現用哪一招可以達到他要的目的」

貓咪會試

從經驗去得到一個可行的結論

漸漸形成與那個人的互動模式

這方面我真的認為和人的互動模式沒有差異

只是我們選用的溝通方式不同而已

 

 

 

小林“學會”等等

我沒有因此覺得很驕傲

我沒有馴服他

我們只是互相達到了一種共識

 

他用一種我可以接受的方式提出要求

而我一定會回應並滿足他的要求

 

 

 

 

 

看著他那雀躍小跑步而來的身影

心底卻是一點點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mm5catsm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